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,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。7月1日起,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,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《海派乡村新图景》系列融媒专题报道。
在崇明岛的最中间,有一座拥有4.5公里绿色产业带的和美村庄——惠民村。这里既有年产绿叶菜9000余吨的国家级农业示范社静捷农业,也有香气四溢的汉萃芳香园,再加上非遗土布工作坊“布布瀛”等农旅项目的加持,串联起了一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赛道。 “家门口”产业 带动就业促增收 今年年初,竖新镇惠民村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,市民餐桌的新鲜蔬菜很可能就产自这里,在年产9000多吨绿叶菜的静捷农业基地里,70%的绿叶菜都“住”上了温室大棚。正值台风高发季节,基地负责人王魁介绍,他们会在台风天到来前做好提前抢收和疏通排水等工作,尽全力保障好对上海市区的蔬菜供应。 “除非是大桥封闭,没有特别大的台风,我们还是正常供应的。主要种植的是青菜、生菜、杭白菜、油麦菜、菠菜、芹菜,之前合作的有盒马、叮咚,现在有美团,还有山姆、开市客、联华超市也是我们在供。都是绿色认证的,精品小包装的蔬菜。”王魁介绍道。 王魁说,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这里的蔬菜从耕地播种到植保灌溉,都是机械化生产。在最需要人手的采收环节,他们聘请了惠民村的二三十名农户,在“家门口”上班。“(他们)特别能吃苦耐劳。因为有一些固定工采用的是计件制,手脚快的话,每月可以拿到八九千元,一年能拿到十万元左右。”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就业。惠民村党总支书记黄蓓华介绍,村里一些退休在家、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村民还能参与到“芽苗微工厂”项目中。通过在闲置房屋里放置育苗机器,出产颇受市场欢迎的芽苗菜,给农户带来一笔稳定收入。 “一年5000元的房屋租金,村委会加企业加农户的运营模式,签订了订单式的购销合同。农户退休以后可以一边在家照顾父母,一边在家门口得到务工收入,那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。”黄蓓华表示。 文旅新玩法 焕活非遗老土布 除了蔬果飘香,暑期来到惠民村的游客还能亲手制作驱蚊香囊。香囊外面包裹的,是拥有“非遗”魅力的崇明土布。布布瀛土布创意工坊创始人周勤表示,由崇明土布制作的纪念品,今年初还在法国图尔首届中国非遗文化节上亮过相,“老外”们对此赞不绝口。而来到惠民村的游客,还有机会和区级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时奶奶一起现场织布。 崇明土布亮相法国图尔首届中国非遗文化节。 “开设了一个研学课程,一般15个人以上,从进来参观、纺纱织布,到最后自己完成一个手工产品。这可是一个收藏品,因为百年的土布,用完一批就没有了,再恢复的话还是有一定困难的。”周勤表示。 在创意工坊2楼,悬挂着一千多个盘子大小的土布纹样图,布的背面写着线的颜色和顺序,是制作特定纹样的“密码”。从2003年到现在,周勤收集了1万多匹、重量达到30吨的崇明土布。她希望,以后岛上的更多星级民宿能够用上崇明土布制作的家具和装饰品。“开发了6条产品流水线,在广东那边还有工厂,直接就可以做成工艺品,去铺1100多家民宿,应该是没问题的。” 百余种芳香植物 让乡村变“香”村 除了传统的,还有现代的。第二次来惠民村旅游的游客杜女士,选择带着家人走进汉萃芳香园。“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芳香植物,像薄荷有十几种,每种都那么的清新好闻。”杜女士说。 迷迭香、薄荷、玫瑰……负责人张前介绍,园子里有150多种芳香植物,参加芳香之旅的团队都喜欢自己动手,把采摘到的植物提炼成精油。“我们在全国都算是做得比较早、比较专业的。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提取设备,包括蒸馏、超临界、溶剂萃取等。我们整个惠民村,村民们的房前屋后种了芳香植物,我们后期也会跟他们去达成一种合作,就是他们种植,然后我们来收割、加工。” 目前,惠民村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,新建成的“乡村振兴联合体”汇集咖啡厅、茶馆、直播中心等新产业业态,一站式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。